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规划 > 正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2022年度)

发布日期:2023-03-21 浏览量:

 

学位授权点代码名称: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授权级别: 硕士一级学科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授权点建设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大精神为指导,以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为主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党建引领,优化培养机制,科教兴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湖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于2003年获得批准,2004年正式招生,是学校首批六个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位点之一。2011年本学科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学科,2017年被确定为学校博士点建设培养学科。主要设置以下四个学科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决策理论方法及应用,金融工程与公司理财,区域生态系统管理。本学科立足于学校重点学科建设,并将其努力建设成为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科,并争取将其建设成为湖南省重点学科。

(一)研究方向

综合运用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科学、经济学、数学、统计学、决策理论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探索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强调管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突出对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构建管理学与其他学科共同发展的学科体系;研究成果为管理研究或实践活动提供有效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支撑。

(二)师资队伍

具有良好的办学基础和师资队伍。本学科主要依托湖南省包装经济研究基地、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物流工程研究所,整合“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与“工程管理(物流方向)”专业硕士学位点资源,构建了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并逐渐凝聚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知识互补、科研协作能力强的、以教授和博士为骨干的学术队伍。目前学位点学术梯队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校内研究生导师40人,其中专任教师30人,副高级职称以上33人,45岁以下的20人,占50%,获得博士学位的30人,有海外经历教师人数4人,正高职人数25人,校外行业产业导师10人,多为大型工商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管理人员。

(三)培养条件

目前学位点拥有省级科研平台2个,其中湖南省包装经济研究中心被评为优秀;学院与省内和株洲本地知名企业合作,共建研究生创新培养基地3个;现有3个经济管理模拟实验室、13套经管模拟软件和MATALAB、SPSS、EVIEWS等统计分析软件。目前校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284万册,外文纸本刊75种,电子图书100万种,中外文数据库50个,数字资源总量达60TB。共有13个纸本书库,18个阅览室,可提供书刊阅览座位4463个,电子阅览座位248个。除学校图书馆外,本学位点依托的商学院拥有200平方米图书资料室,订阅期刊报纸140种、库存图书10余册,设有研究生自习室2间,能满足50人以上同时自习,为学生提拱了良好的学习和科研场所。

(四)特色优势

硕士点通过“整体跟进、局部突破、重点超越”的发展战略,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湖南工业大学特色专业“管科+包装”,实现数据化、智能化、信息化一体化教学培养模式,依托本专业在系统决策与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优势,围绕国家及我省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发展研究“大智移云”信息化管理科学和“三高四新”战略发展方向融合,培养人次。将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化等人才培养理念融入本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1.“管理+经济”学科交叉,推动了队伍高质量建设。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有效地融合了管理学和经济学,形成了一批既有经济学又有管理学知识背景的中青年复合型学者。

2.“学科+产业”研究导向,促进了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学科直面我国包装产业发展的难点问题,从技术创新与包装产业升级、包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角度切入,着力解决包装产业创新发展路径和包装行业与包装企业中的管理问题,承接了一批包装产业重大、重点项目,产出了一批促进包装产业发展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3.“互通+共建”模式创新,实现了人才高质量培养。先后实施了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师生共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性启动了“校友导师计划”。实现了学校与企业资源互通、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紧密协同、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教师与校友合作发力,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4.重视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融合与应用。本学科以管理科学、经济学为基础,与数学、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等研究方法为手段,侧重于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研究及其在管理活动中应用,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

5.本学科研究方向的设置体现社会发展对管理类人才的需求,突出管理科学的发展趋势,强调对新生专业的建设。

6.借助“长株潭”地区的产业优势和区位优势,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将学科建设与服务地方经济结合起来。

二、年度建设取得的成绩

(一)制度建设

2022年全面加强硕导队伍建设,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学位点教育和专业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学位点导师选聘工作遵循经个人申报、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推荐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定的程序。新聘导师需参加当年由学校组织的《新聘硕士生导师岗前培训》后才具备招生资格。学位点另依据《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考核办法》对硕士生导师实行岗位考核制度,每三年考核一次。

(二)思政教育

严格执行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制度,各类讲座、论坛研讨会、社团活动必须经批准开展;学生社团成立须经报批,加强学生社团管理。2021 级与 2022级新生的所有专业课程实行了“课程思政”改革,99%的研究生表示“课程思政”改革对于激发自己的专业学习与科技报国之心帮助很大。“课程思政”改革理论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共立项“课程思政”课题 4项。

(三)课程教学

2022年完成了本学科培养方案的新一次修订和该学位数据汇总,进一步优化了课程设置结构,深化课程内容改革,加强课程内容的“三个转化”:一是将学科前沿、行业前沿、技术前沿、学术前沿的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课程内容,提升课程的时代性;二是将企业案例、教师在服务企业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对接性;三是将教师的科研课题、创新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课程的有效性,满足了新时代管理科学人才培养需要。

(四)师资队伍建设

实施全过程“双导师”联合指导,兼顾学术性和实践性,遴选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导师队伍。同时不断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力度、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同时通过学院评选、研究生院审核,新增校外导师10人,进一步优化了导师队伍结构,继续实行“以老带新”的传、帮、带制度,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师德师风建设成效显著,本学位点教师荣获入选“湖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1人次,校级“优秀党支部”(工管系)、商学院被评为“湖南工业大学工会一等奖”,校级“优秀导师”2人(周欢老师、宾厚老师)。陈支武教授被评委省“师德师风标兵”,周欢老师、钟代立等8位老师被评委院优秀教师。

1.强调师资培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以学科点为依托,通过参与学科建设,优化了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了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2.强调教学与科研紧密相结合。以工科化学基地建设为动力,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要求教师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促进研究成果转化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内容;注重发挥名教授在教学中的带头作用。

3.引进竞争机制和监督机制。以政策激励人,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定岗聘任制度及严格的考核制度,并按相应岗位级别指标进行年终考核和三年总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岗位津贴挂钩。实行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和学生监督制度,综合评价教师课堂教学效果。逐步实行挂牌教学,促使教师在教学上下功夫,对于课堂教学优秀的教师进行大力表彰,并给予奖励。

4.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实践,探索新时期下的课堂教学规律、教学方法及现代化教学手段,对在教改上取得成果的教师给予奖励,为在教改中获得上级部门奖励的教师颁发配套奖金。

5.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充实教师队伍。以事业留人,采取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加盟商学院英才基地。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出国进修或攻读学位。

6.建立导师制。对每位新来的青年教师由系或研究室指定一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为其指导教师,并根据要求制订培养计划,进行1-2年的具体教学指导。学院根据指导教师的指导情况给予一定的学时补贴,对取得优秀教学成果的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给予相应的奖励。

7.教学督导制。学院根据具体情况,每年组织院教学督导团或系、研究室的相关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听课,进行系统培养指导。院长有针对性地听取青年教师的授课,直接了解和掌握青年教师的授课情况。

8.公开课制。每位新来的青年教师第一年应根据教学计划内容,在相应系或研究室范围内举行1-2次公开课教学活动。由校、院督导团提名,让教学效果好的青年教师面向教师上公开课,以活跃教学气氛,以便提高全院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每位教师进院后,根据培养计划,在全院范围内选取1-2门理论教学课程进行系统听课。

(五)培养条件建设

加强了工商管理学科硕士学位教师工作室、教师案例教学室的设备更新与改造,加强了学院标准化保密室的规范化建设,为研究生教学和培养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

1.共投资107万元对电子商务及财会模拟实验室、管理及金融模拟实验室、人力资源测评实验室等3个经济管理模拟实验室进行建设和完善,加强了教师工作室、教师案例教学室的设备更新与改造,为研究生教学和培养提供了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

2.与区内顺丰、千金药业、中国中车、株洲国投集团等10多家国有企业和民营用大中型企业建立了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

(六)科学研究与案例开发

1.大力支持管工教师开发本土教学案例,设立了管工本土教学案例开发基金,鼓励本土案例开发,每个案例先期资助5000元。

2.与顺丰等20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形成了涵盖管工教育实习基地、管工案例教学研究基地和管工团队培训基地等丰富多样的校企实习就业平台。

(七)招生与培养质量

1.2022年招收录取管工研究生4人,形成了稳定的办学规模。答辩毕业4人,并全部实现毕业就业,1人次获校优学位论文。在提高学位论文质量的同时,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成功举办第八届全国管理案例精英选拔赛暨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第四届(2022)研究生案例大赛,成功召开管工校友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会,加强了与地方校友会的联系与互动,从多方面促进校友之间的交流与活动,立足校友资源,促进融通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管工品牌影响力。

2.在人才培养及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学位点拥有省级科研平台2个;合办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4个;3个经济管理模拟实验室、13套经管模拟软件和MATALAB、SPSS、EVIEWS等计量经济软件;除学校图书馆外,本学位点依托的商学院拥有200平方米图书资料室,订阅期刊报纸140种、库存图书10余册。2020年新增湖南省产学研联合创新基地:湖南省苗绣研究基地。

3.本年度在制度建设、思政教育、课程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博士人才引进,培养条件建设、科学研究与案例开发、招生与培养质量方面均取得成绩。

4.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 1位毕业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大部分毕业生在企业、高校或其他事业单位从事相应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成绩均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5.科研成果质量提升。获得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6项,以这些科研项目为依托,发表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被 SCI、EI、SSCI收录2篇,专著2本。

(八)学术训练与指导

学位点硕士研究生践行“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观,强调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以社会需求和学科培养要求为导向,在培养过程中坚持德育为先,兼顾理论性和实践性、综合性和学科性,采取“3A”导师制进行培养,注重独立从事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项目研究,扩宽学生视野和培养科研合作精神。积极申报武汉工程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湖南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基金、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基金等项目。

(九)支撑平台

本学位点研究生培养依托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湖南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两个湖南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充分发挥管理学院多学科交叉优势,从事绿色技术创新管理、数字经济、环境治理、绿色发展、产业生态化等领域研究工作,围绕湖南省“三高四新”战略搭建科研、人才、产业协同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而多平台融合发展。

(十)社会服务

1.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为政府制定政策和发展规划提供建议。与株洲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承办株洲现代物流业发展理论研讨会,就建立株洲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物流金融、物流法律服务、降低物流成本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2.围绕“两型”社会建设,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研究。围绕“低碳城市”、长株潭“两型社会”和城市群复合生态系统建设的领域展开相关研究,参与《中国城市智慧低碳发展报告》、《中国城市低碳发展报告 2021》等的编写工作,为中国城市低碳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建议。

三、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1.学科影响力有待提高。未建立名师培育制度,名师培育经费投入不足,领军人物、明星教师不突出;招生宣传工作不扎实,导致研究生“一志愿”录取率不高。

2.师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高层次人次和正高职称人数不多,梯队培育制度建设不完善。培养过程以导师自主管理为主,缺乏系统化质量监控管理办法。

3、国际化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投入不够。应加大研究生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力度。

4、学位论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虽然已通过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前院内盲审制度分流了部分学生,但全年仍有多篇学位论文未通过盲审。

5.对课程建设的投入不足.本学科授权点核心课程符合要求,相对稳定,但在开发建设品牌课程、研究生精品课程等方面投入不足,使课程教学团队在研究课程前沿理论、开发地方和本院特色等方面略有不足,建议学校加大对本学科课程建设的投入。

6.对研究生独立研究的重视和投入不足。本学科授权点导师的课题层次高、项目多,一般研究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但学位点对研究生自己承担负责的“研究生创新”项目投入不足,使研究生极少独立思考,独立承担课题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建议学校加大对本学科研究生创新项目的投入,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7.对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够。本学科授权点导师参与学校交流活动多,但研究生参与国内外的学术活动相对较少,使研究生对学术动态的了解不足,建议学校加大国际化和学术交流活动的投入,承担学术会议等交流活动。

8.对学科授权点的培养条件投入不足。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运用工程学的方法来解决管理问题,工程学科的数据处理、计算模拟和仿真等硬件设施的投入与工科基本相同,该学科目前虽然拥有基本的培养条件,但相对于学科的发展和要求来说数量不足,建议学校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和培养条件的投入,打造特色鲜明的学科。

四、下一年度学位建设计划

针对上述问题,学院专家领导根据教育部“十四五”发展《建议》,提出相关改进建议和下一步思路举措、发展目标和保障措施。

(一)“开源节流”,和谐共生。

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导师比学生多的现象一直没有解决,该现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导师的科研热情。改进计划为:

1.每年提前通过兄弟院校、导师、网络等多渠道进行招生宣传,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跨学科报考;

2.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按照招生计划的1.2-1.5倍进行复试,对第一志愿考生且达到录取要求者,给予一定的交通费补贴;

3.对第一志愿报考本校且毕业于985或211高校的学生,或者曾经担任企业相关领域业务骨干、实践能力强的生源,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录取;

4.鼓励本校大学生参与导师课题,从本科就开始培养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二) 打造特色科研基地,产教融合协同创新

本硕士点相对于其他硕士点而言,与企业和政府的合作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招生的生源以及学生的就业质量。改进计划为:

1.依托省级包装经济研究基地,结合学校学科特色,努力在中国包装行业打造一定的决策影响力;依靠株洲市物流协会,积极发展合作的物流企业,让老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到地方企业的课题中。

2.与企业导师一起联合培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课题来源于校内外导师课题,使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真正做到顶天立地。

3.与长株潭、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及东盟十国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建立研究生实习基地。

(三)加强激励政策,打造“四精”平台。

充分利用学院和学校的激励政策,从自编讲义到自编教材,从课程思政教学到教学思政学科建设,同时也将著作和思政教材作为导师评选的条件之一。打造精品学科、精品课程、精品教案,培养精英。

(四)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以学科带头人为中心、3-5名学术骨干为次中心,辅之以6-10名研究人员的学术梯队,引进2位博士人才,并以项目为依托开展学术研究。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采用动态调整政策,在教师多和学生少的情况下,鼓励老师申请为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聚全球化人才开展国家化学术交流,拓展前沿性学术研究,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五)实施名师培养工程。

引领骨干人才成长,推动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内涵式发展,注重媒体宣传,努力提升本学位授权点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内的知名度,吸引更多校外考生踊跃报考。

(六)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推动招生宣讲会覆盖更多湖南省属高校。同时,充分利用新媒体,扩大本学位授权点的影响力。

(七)推进高层次人次工程和海外引智工作,改善师资结构;推进学位点重大项目攻关,组建梯队合理的创新团队。

(八)成立导师组,落实导师组长职责。推动研究生培养改革创新,强化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质量监控。

管理员信箱:adminzhuzit@163.com

QQ:24375692

© 2023 版权所有:湖南工业大学商学院

  • 湖工大商院青年

  • 湖工大商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