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学院“十二五”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2011――2015)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综合性、全局性、长期性的基础建设,是高校的立足之本。“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同样,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学院。抓学院发展的根本,就是要抓学科建设。根据学校“十二五”学科建设的总体规划和建设目标,特制定我院“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统一思想,扎扎实实地推动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一、现状分析
(一)建设成就
商学院现有五个本科专业: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商务策划、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1个专科专业:旅游管理。分属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两个一级学科。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包含四个二级学科:企业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与管理、旅游管理,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工业工程两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二)特色与优势
1.形成了完整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体系。经过30年特别是近7年来的发展,商学院由一个企业管理硕士点发展到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从科学学位布局上看,商学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体系。为学科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体系。商学院2009年获批MBA授予权,2010年获批工程硕士(工业工程)授予权,MBA 是国际国内公认的高端商科人才培养学位,它可极大地提升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为商学院开门办学提供了坚实的条件。
3.拥有一支学养较为深厚、学缘结构基本合理、学历呈梯度配置的师资队伍。商学院现有专任教师79人,其中正高职15人(不含兼职),副高职26人;博士与在读博士14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百人工程”专家1人,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人;硕士生导师15人。目前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者占教师总数的69%,全部为50岁以下教师。
(三)差距与不足
1.学科布局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个有竞争力的商学院,必须拥有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学两个一级学科,因为管理学没有经济学作支撑,管理学难以向高端发展。目前,商学院在经济学学科上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2.学科特色不鲜明。表现在:没有特色鲜明的研究对象、没有特色鲜明的二级学科点、没有特色鲜明的研究方法等。
3.学科建设成果层次不高。体现在:没有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没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学术成果、缺乏国家级课题和国家级奖励。
4.学术团队建设任重道远。学科建设的关键是拥有一支能征惯战的学术团队,现在学术研究需要大兵团作战,因为有广泛影响力的大课题、大项目,不是靠一人之力能完成。目前,商学院还没有一支能打硬仗的学术团队。
5.博士学位授权点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二、建设期间面临的形势
1.完整学科体系的建成任重道远。经济学下设两个一级学科,十二五期间商学院至少取得一个经济学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公共管理下设5个二级学科,还有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十二五期间在公共管理学科领域要实现硕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
一级学科名称 | 理论经济学 | 应用经济学 | 公共管理学 |
二级学科名称 | 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金融学、财政学、国民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国际贸易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国防经济学 |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与管理 |
2.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上取得重大进展。美国有100多种专业硕士学位,常见的有79种,有55种专业博士学位。目前,中国只有30多种专业硕士学位,4种专业博士学位。而社会对硕士的需求,80%是专业硕士学位,可以预料,将来我国可能重点发展专业硕士和专业博士学位教育。商学院必须抓住这个机会,早做谋划,在专业学位教育上取得大丰收。十二五期间,争取获得会计硕士、旅游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三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3.特色学科的凝炼。目前,商学院在全省大学类商学院中的地位不高,学科积淀也不深厚,学科建设不能全面开花,面面俱到,但从一两个点上突破,也就是占领一两个学术制高点是完全可能的,这一两个点就是特色。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建设必须走以特色塑造品牌,以品牌形成优势的道路。
三、建设期间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建设思路
1.指导思想
坚持“做特色文章,创一流学院”的办学理念;坚持扩大开放、加大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力度;坚持“特有、独有、需要”和“特色、交叉、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基本原则;坚持不搞盲目攀比,有所不争,有所力争的建设思路;坚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一批在省内外领先、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学科,并把师资队伍的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商学院将在调整、充实、完善、提高原有学科建设基础的同时,充分利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机遇和地处工业重镇株洲的区位优势,通过五年的建设,凝炼出一些具有前沿水平的学科方向,汇聚一支高水准的创新学术队伍,产出一批具有重要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使我院的学科结构更趋合理,学科特色更加鲜明,学科优势更为突出,学术队伍更富活力,学术的对外交流更加活跃,学术影响进一步扩大,办学效益更为明显,为实现省内外知名高水平学院的建设目标奠定更为厚实的基础。
2.建设目标
在学校学科建设总目标的框架内,高举创新和特色的旗帜,通过五年的建设,使所凝炼的学科方向特色更加鲜明,水平优势更加突出,学术团队的活力进一步展现,科学研究的基地逐步形成,争取和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课题、项目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产出一批具有重要显示度的标志性成果,学术水平有较大提升,达到省内一流水平国内领先水平;并以此带动和推动学院整体学科建设及各项事业的发展,实现把商学院建成教学研究型省内外知名较高水平学院跨越式发展的基本目标,使我院成为我省不可或缺的较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高层次决策咨询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3.建设思路
(1)学科群的建设。围绕一级学科工商管理学形成学科群,学科群要千方百计争取国家优先发展领域的重大项目与课题,推动产生一批具有显示度的在国内外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并形成新的学科生长点。
(2)学科点的建设。在二级学科领域,有目标地重点建设工商管理学所属四个二级学科,为工商管理学一级学科成为博士点打下厚实的基础。同时,使原有的优势学科通过新一轮的建设有一批接近或达到省级重点学科的水平,并发挥其学科优势,带动一批相关学科的成长与发展。公共管理学科从专业硕士学位点上率先突破。
(3)学科方向的建设。对一些社会急需、对学科发展起关键作用、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三级学科领域,有所侧重地采取新的学科运行机制进行支持,带动所属二级学科向新的研究方向发展。
(4)全力支持MBA项目建设,力争我校MBA项目进入省内第二梯队,打造同类高校的一流MBA。
四、建设期间发展的主要目标与任务
(一)建设目标
(1)建设两个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学科点,以提升现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核心竞争力。以企业管理、经济史学科为突破口,支撑起工商管理学科,力争十二五期间工商管理学科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2)大力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在努力打造MBA品牌的同时,抓住机遇,争取五年内获得旅游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授权点。
(3)建成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企业管理;建成一个省级研究基地:现代经济史研究基地;建成一个服务地方经济的研究机构:株洲发展研究院。
(4)产生两个在国内有广泛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五个在省内外有较大学术影响的专业带头人;十个有较大学术潜力的青年学术骨干。在此基础上,形成两个学术团队。
(5)力争十二五末期建成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或工商管理专业学位博士点(视国家学科调整定)。
(二)建设任务
1.建设的主要研究方向
重点发展企业管理和经济史。企业管理已有近30年的历史,有较为深厚的积淀,取得为同行认可的学术成果,基础好,十二五期间需重点发展。经济史是理论经济学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目前湖南省没有高校发展该学科,经济史在湖南省是盲区,我校现有三个教授博士专攻经济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与中国经济史学界建立了很好的学术联系,该学科可以重点发展。
兼顾发展会计学和旅游管理。会计学和旅游管理目前都已拥有硕士学位点,具有较高的平台,但会计学目前势力单薄,旅游管理则层次不高,十二五期间要扶植发展。
交叉发展公共管理学。目前商学院设有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十二五期间积极申报公共管理硕士学位授予点。根据商学院的特点,公共管理需与工商管理交叉发展,重点在教育经济管理、政府绩效管理、低碳城市管理等领域突破。
2.主要建设内容
(1)学术团队建设。建学科需要团队,建团队首先靠带头人。企业管理和经济史两个学科分别遴选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明确后,将教师自动归位到学科点下,形成团队。建设学术团队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内部培养;二是外部引进。
(2)科学研究。检验学科建设成果的主要标准是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学科和方向带头人冲刺三高:国家级论著、国家级课题、国家奖励。青年学术骨干立足省级层面的论著、课题和奖励,为冲击三高做准备。
(3)人才培养。目前,商学院已有企业管理、工商管理硕士、工业工程三个专业招收研究生,在校研究生近百人,2011年新增会计学、旅游管理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三个硕士点招生,在校研究生将增加至200人,形成一定的规模。研究生培养结合过去的经验,参考国内外的做法,坚持“文本解读与非文本解读相结合”的方式。文本解读就是硕士研究生必须精读30本左右的国内外学术著作,100篇论文,使研究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培养其思维能力,非文本解读就是研究生必须带着问题深入企业、街道、公共部门和农村进行调研,使研究生熟悉社会实际,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解释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科生的培养坚持“专业+外语+技能”的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专业培养就是使本科生能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提高本科生的外语水平,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还需掌握一门管理技能,至少取得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如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人力资源师、证券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营销师等。
(4)平台建设。进一步建好已有的企业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旅游管理研究所、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所,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株洲发展研究院和经济史研究中心两个科研平台。
(5)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十二五期间,商学院将广泛地开展对外学术交流。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特别是全国一级学会的学术年会;二是承办两场全国性或省级学术会议,计划2011年承办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年会或湖南省商学院院长高峰论坛,2014年承办中国现代经济史学会年会。
3.预期建设成果。十二五期间,商学院力争成功申报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国家自科基金、15项省社科基金、30项省教育厅课题,在《光明日报》、《经济学动态》、《中国经济史研究》、《财贸经济》、《经济管理》、《管理世界》等A类学术刊物发表10篇学术论文,在CSSCI期刊发表论文50篇;争取获得1项国家级奖励和3项省级奖励。
五、战略举措与保障措施
(一)战略举措
根据学科性质和建设现状,将现有学科分为省级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校级一般学科等三个层次,进行建设与管理,强化优势学科,突出特色学科,培植新兴和交叉学科。以省级重点学科带动校级重点学科和校级一般学科的发展,而校级重点学科和校级一般学科又支撑省级重点学科实现高层突破,逐步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局面。
(二)保证措施
1.组织保障。学院建立学科建设委员会,以院长为组长,主管副院长为秘书长,每学期召开两次学科建设研讨会,设定短中长期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人。一年搭台、两年见初步成效、三年基本成型、五年建成。
2.政策与机制保障。对重点学科、重点专业需要引进和调入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争取学校政策支持,按照特事特办的原则办理。根据学院组建学科群和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充分运用学校人才政策,每年引进1名学科带头人、2—3名具有博士学位、年龄在45以下的教师。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我院进行短长期讲学、学术交流、合作科研和共同指导研究生。
3.争取学校财政支持,学院多方筹措资金,增加学科建设的投入。对已确定的校级重点学科、新增学科及新的学科生长点的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等条件进行针对性支持,使一批学科进入省重点学科行列;工商管理能够建成博士点;在科学研究方面出一批高水平的成果,使学院的学科建设有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动力。